放射治療部 ❯ 癌症治療 ❯ 腹部
體外放射治療程序
在開始體外放射治療前,病人需先進行一個名為「設計」的程序。治療師會先替病人製作模具,方便將治療位置作定位,再利用該模具為病人進行一次電腦掃描(CT)。其後,治療師會以墨水筆在病人身上畫上記號,以協助他們日後為病人進行治療時作治療位置之對位。因應不同的治療位置,病人可能需要在掃描期間使用一名為「呼吸同步監控」(Breathing Gating)的系統。系統會即時追蹤病人的呼吸幅度並協助作出調整,從而提高治療的準確度。病人亦可能需要在進行電腦掃描及放射治療前作事前準備,例如禁食或排便等,以達至最佳治療效果。
放射腫瘤科醫生及放射治療師會利用病人的電腦掃描影像,去製作該病人所專屬的治療設計方案規劃。設計方案一旦獲放射腫瘤科醫生的審核,並通過所有劑量檢測程序,病人就可以開始進行放射治療。治療通常需每天進行一次,一星期進行五次。而取決於不同的治療方案,治療次數亦有所不同,較常見的療程次數為二十至三十次,即持續約四至六星期。
體外放射治療可想像成拍攝X光片,只是能量使用較高。過程中,病人不會有任何疼痛的感覺。每次治療過程由幾分鐘到三十分鐘不等,當中包括了對位以及影像定位等程序。
現時有很多不同放射治療技術去治療腹部腫瘤。腫瘤科醫生會因應不同因素,為不同病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技術。點擊這裡詳細了解不同的放射治療技術和有關放射治療之收費。
放射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反應
進行放射治療(又稱電療)期間,有機會出現的治療反應只會局限在接受輻射的範圍以內,身體的其他部位則不會受影響。而每位病人相對出現的電療反應或會有所不同,其出現的程度亦因人而異。同時,電療反應的出現或嚴重程度會受各種因素影響, 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項:
- 接受輻射的部位
- 所接受的輻射種類
- 所接受的輻射劑量
- 病人的身體狀況
在療程期間,負責的腫瘤科醫生、護士及放射治療師會因應你所面對的電療反應,提供適當的指導,從而減低有關反應對你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短暫的副作用
-
皮膚反應
放射治療範圍內的皮膚,會因接受幅射而引致如被太陽灼傷般的皮膚反應。 -
疲累
治療開始後約兩星期至治療完成後數星期,病者會容易感覺疲倦、體力下降。 -
噁心與嘔吐
若電療範圍涉及胃部和消化系統,病者或會出現噁心和嘔吐症狀。有關副作用可於治療開始數天後出現。 -
腹瀉
若電療範圍涉及大小腸和結腸,可能會造成輕微的腹瀉情況。 -
腹部不適
進行腹腔範圍的治療,治療位置或會出現腫脹及抽緊之感覺,造成腹部不適。 -
食慾不振
以上的副作用可能造成食慾不振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