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痛風的成因是甚麼?
當血液內的尿酸水平過高,便會在關節和軟組織形成結晶。這些結晶會被免疫系統視為入侵者,繼而引發攻擊,導致關節及相關部位出現發炎,這就是痛風主要的成因。
Q2. 如何診斷痛風?
很多人認為腳拇趾關節突然疼痛及紅腫,就是痛風發作。 其實有很多關節炎的早期症狀跟痛風發作極為相似。 至於醫生如何確診痛風呢? 最準確的方法就是抽出關節液化驗,如果在發炎的關節內檢測到有尿酸結晶,就是最明確的確診方法。但痛風時常在小關節發作,難以抽取關節液化驗,所以醫生會憑病人關節發炎的情況,過往病發時的病徵以及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判斷關節炎是否因痛風所致。
Q3. 如何治療痛風?
很多人將治療痛風和降尿酸的藥物混淆。治療痛風的方法是控制發炎,有效緩解痛風所引致的病徵。所以醫生經常會用到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以及在嚴重的情況下使用生物製劑。
不過控制發炎並不是痛風的治本方案。因為高尿酸不單可引致痛風,還會導致心血管病和腎衰竭,所以我們必須從根源著手,將尿酸控制好,才能減低痛風發作及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Q4. 我已嚴格戒口,為何痛風不斷復發?
在飲食期間,我們總有機會進食到嘌呤量較高的食物,嘌呤會在身體轉化成尿酸。所以很多人以為飲食戒口,如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及預防痛風,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並不是進食了含高嘌呤的食物,而是腎臟排尿酸的功能下降。
當然,注意飲食有助減少痛風發作的機會,如減少進食高脂肪的食物和飲用酒精。因為此類食物經消化後所產生的代謝物,會令身體處於發炎的狀態,繼而在含有尿酸結晶的關節和軟組織內,導致痛風發作。不過,當尿酸結晶的含量逐漸增加,即使沒有其他因素影響,痛風發作亦會更加頻密。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降尿酸藥,減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令累積的尿酸結晶溶解,才可以根治痛風。
Q5. 為何服用降尿酸藥之後,痛風反而越見嚴重?
很多病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在服用降尿酸藥後痛風發作比服藥前更嚴重及頻繁。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主要的原因是溶解尿酸時,結晶的結構會出現明顯的變化,所以免疫系統會將尿酸結晶視為新的敵人,引發攻擊導致發炎。不過隨著尿酸結晶量逐步減少,引發攻擊的機會亦會大大減低。所以在服用降尿酸藥的初期,醫生亦會同時處方預防痛風的藥物,減低痛風在這段期間發作的風險。
Q6. 痛風可以根治嗎?如何避免復發?
大家可能會覺得痛風只是間歇性問題,但其實若不正視,痛風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引致長期和慢性的關節炎。只要得到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痛風是可以根治的。隨著服用尿酸藥,尿酸會逐步溶解,其實就不會再有痛風問題。雖然控制尿酸是持續、長期的治療,除了可以根治痛風外,亦可以減低心血管病的風險、腎功能退化問題,所以治療並不只是針對關節問題,對整體健康亦有莫大幫助。
更多醫療資訊影片,即上:養和醫療YouTub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