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Q1. 肺癌的成因是甚麽?
肺癌有许多不同成因,但最主要是与吸烟有关。许多研究都确认吸烟与肺癌有关,近年我们亦发现,家族病史可能会提高个别人士患上肺癌的风险。其他原因亦包括环境因素,如曾接受过放射治疗、辐射影响,或曾曝露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如石棉、氡气或重金属等。一些生活习惯,例如饮酒、过重、少运动或不均衡饮食,都是一些成因。
 
Q2. 肺癌患者通常会有哪些症状?为何确诊时多属中後期?
许多早期肺癌个案都没有症状,因而未能及早发现。当肿瘤只在肺部时,病人或完全没有感觉,直至气管受刺激,或气管内部出现变化时,病人才可能会有咳嗽、痰中有血的情况,严重时胸部或会有疼痛或气喘,这或因肺积水影响所致。
 
当肿瘤侵蚀到更深入的位置或是附近组织时,可能会引起声沙;如肿瘤压着大血管,则可能会引致面肿。当它扩散到其他器官,例如扩散至骨,可能会有疼痛、骨折;如扩散至肝,或会有肚胀,或肝功能受损,引起黄疸;如扩散至脑部,可能会令手脚动作变得不灵活,或引起麻痹等。
 
所以最重要是,当发觉身体有任何毛病,应尽早找医生检查,及早发现。
 
Q3. 如何预防和及早发现肺癌?
要减低肺癌风险,首要当然是戒烟,因为这是容易执行、可以处理和避免的情况,吸烟人士罹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数十倍,戒烟能非常有效地减低肺癌风险。另一方法就是从生活着手,多做运动和维持健康饮食都有助避免患上肺癌。
 
若要及早发现肺癌,尤其对於高风险人士,有研究建议应定期接受低剂量的胸肺电脑扫描,有助及早发现病症。越早发现,治愈机会亦较高。如果家族内有不少人曾患肺癌,例如直系亲属,即兄弟姊妹和父母,亦可以请家庭医生丶呼吸系统科医生或胸肺科医生定期安排这类扫描,都有助及早发现。
 
Q4. 如何治理肺癌?
当医生发现怀疑肺癌个案,首先会确定肿瘤是否癌症,然後会进行癌症分期。医生会为病人安排检查,例如电脑扫描、正电子扫描、验血等,以确定肿瘤范围和大小。病人有机会要进行「活检」,即抽取组织以确定肿瘤种类。肺癌有很多种类,可以是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腺癌、鳞状表皮癌等,每种癌症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另亦可考虑接受基因或分子病理检查,因为现时有许多「个人化治疗」都要考量到病人的个别情况,病人或可接受化疗以外的治疗方法,例如标靶药、免疫治疗等。
 
当确定是较早期的肺癌,主要都是以手术作局部切除处理。当肿瘤仍在局部范围,未有影响胸膜、淋巴等其他器官,最理想是以手术切除。部分病人若因身体状况或其他理由不能接受手术,可考虑接受局部高剂量、精准的放射治疗,亦可达到接近手术的效果。
 
治疗期间,医生亦会抽取周边组织以确定是否有淋巴扩散。假设病情不属早期,医生会根据病情丶分期以决定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现时我们都倾向作「个人化治疗」,如果仍有机会做手术,但有较高风险,例如在术前、术後加入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或放射治疗。医生或会建议病人在术前接受化疗、免疫治疗或标靶治疗以缩小肿瘤,再进行手术,术後再配合其他治疗。病人亦可能会先接受手术,之後再进行化疗和其他针对性治疗。部分中後期病人或不能接受手术,可以先做放射治疗,并同步接受化疗或配合其他辅助治疗。
 
Q5. 肺癌第四期是否无药可医?
某些病人确诊时已属後期,如第四期、已扩散到其他器官,治疗目的会以控制为主。医生会根据癌症种类,而考虑是否适合的标靶丶免疫治疗,尝试用药物帮助病人控制病情。不过虽然属第四期,但新一代治疗有助部分病人将病情控制好,可过上多年的正常生活。

更多医疗信息影片,即上:养和医疗YouTube